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诉讼服务
执行公开
审务公开
裁判文书
庭审公开
法院文化
专题报道
司法研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滦平法院“一二三四”齐发力 扎实做好新时代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
分享到:
作者:路子亮 李安琪 发布时间:2024-06-25 15:57:13
打印
字号:
大
|
中
|
小
滦平法院少年家事法庭于2021年正式挂牌,现已成为兼顾审理涉未成年人犯罪、涉未成年人家庭纠纷、涉未成年人侵权纠纷等案件的综合审判庭,在长期审判实践中形成了一支作风优良、荣誉满载的优秀少年审判队伍,得到各界充分肯定。
组建一个专业团队,打造少年家事审判高地。
精心挑选审判力量组建审判团队,滦平法院成立由三名员额法官、三名法官助理、三名书记员组成的专业审判团队,将涉未成年人的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归口审理,促进裁判尺度统一,释放专业优势。自团队成立以来相继有3名干警获评承德市“最美婚姻调解员”,1名干警获评承德市“七五”普法工作先进个人。在保障专业人才的同时,为少年审判工作设置“一庭两室”的硬件设施,“一庭”即“圆桌式”审判庭,对法庭进行“家庭化”处理,拉近法官与当事人间的距离。“两室”即温馨调解室与心理咨询室,室内划分为家事调查、心理疏导、育儿看护三个区域,弱化传统审判场所的庄严肃穆,切实满足家事审判多元司法需求。
推进两项服务下沉,畅通纠纷化解渠道。
一是
针对涉及2周岁以下婴幼儿、残疾人的未成年人家事纠纷,由家事审判庭与未成年人住所地的中心法庭联合调解,便于及时调查、迅速出警,有效防止家庭暴力等行为的发生。
二是
将线上的调解、诉讼服务下沉至法官工作室,将全县213个行政村设立的法官工作室发展为“共享微法庭”,实现立案庭审不出村,诉讼群体少跑腿,打造全县家事调解庭审一张网。
夯实三项工作模式,织密少年教育网络。
一是
以《家庭教育指导令》和《关爱未成年人提示书》为载体构建家、校、院、社协同育人模式,有效实现了未成年人在家庭、社会、法治方面的教育资源覆盖,全方位向未成年人输送教育力量,实现教育监督。
二是
在全县建立家事调查员模式,发展调查员213人,形成了诉前劝导、诉中调解、判后回访的一体化少年家事纠纷调处模式,力争家事纠纷实质性化解。
三是
与专业机构达成共建意向,做实人性化心理咨询疏导模式、社会调查与社会观护模式,为离婚、抚养、侵权等案件的未成年当事人提供心理辅导、帮扶帮教,着力帮助家庭成员修复情感、青少年健康成长。
创新四项工作方法,创建未成年人保护品牌。
一是
搭建“滦法息壤”普法少年团,引入教育工作者、人大代表、返乡大学生等,凝聚社会力量,形成了从讲述法理到疏通心理,从院校普法到家校联动的工作模式。
二是
组织学生、教师、家长开展辩论会,选取“能否和校园欺凌者做朋友”“消除校园霸凌应当依靠谁”等辩题,为学生搭建平等对话的平台,促进青少年说出心里话,排解负面情绪。
三是
组织非留守儿童开展“童伴公益行”活动,前往乡村与留守儿童互动,共同参与法治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的同理心、责任心。同时邀请寒暑假的返乡大学生以社会实践的形式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动中,实现双向促进。
四是
开展“模拟人大常委会”活动,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实践引入校园,为在校师生提供了校园小矛盾的解决方式。将学生之间、学生与校园管理之间产生的矛盾分歧,以议案的形式在班级内开展“模拟人大常委会”活动,予以民主讨论,为和谐校园构建提供了新思路。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滦平法院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用心用情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让全县未成年人共同沐浴文明新风尚,在新时代蓝天下茁壮成长。
撰稿:路子亮、李安琪
编辑:李安琪
滦平县人民法院新媒体中心出品
阅读
53
责任编辑:滦平法院